mRNA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,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。从mRNA疫苗到mRNA药物,这项技术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崭新的方法。然而,mRNA技术的发展并不平坦,最主要的挑战之一是副产物双链RNA(dsRNA)的产生。dsRNA是一种免疫刺激分子,能够引发机体免疫反应,从而影响mRNA的安全性与有效性。因此,如何有效减少dsRNA的产生,成为mRNA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。
传统的解决方案通常依赖复杂的纯化工艺,然而这些方法成本高、效率低,并且难以彻底去除微量dsRNA。T7RNA聚合酶(T7RNAP)作为mRNA体外转录(IVT)的核心工具,其天然活性,例如末端转移酶和RNA依赖的RNA聚合酶活性,被认为是dsRNA形成的关键因素。如何通过定向进化或理性设计对T7RNAP进行改造,成为全球科研团队竞相研究的焦点。
2024年3月3日,我们团队在FEBS Journal上发表了题为《Engineered T7 RNA polymerase reduces dsRNA formation by lowering terminal transferase and RNA-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activities》的研究论文。我们成功通过工程化改造T7RNAP,显著降低了体外转录过程中dsRNA的生成,其水平仅为野生型的18%大幅提升了mRNA的整体效率和质量,推动了基因治疗和疫苗开发领域的飞跃性发展。
通过创新性地结合定向进化与半理性设计的方法,我们成功筛选出多个高效、低毒的T7RNAP突变体,这些突变体在减少dsRNA形成方面表现突出。我们构建了随机突变库,设计了一种可实时监测液滴内RNA产物完整性与dsRNA含量的分子信标探针系统,并利用荧光激活液滴分选(FADS)定向进化技术进行超高通量筛选。最终筛选出的关键候选突变体Mut1(V214A)和Mut7(F162S/A247T)的dsRNA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。
与此同时,我们使用半理性设计方法构建了十个单点饱和突变库,通过微孔板筛选技术识别有益突变体。在筛选超过1000个突变体后,发现关键候选突变体Mut11(K180E)和Mut14(A70Q)在dsRNA含量方面均显著低于野生型,并且未影响转录效率。
为了进一步优化,我们针对上述突变位点构建了DNA重组文库,并通过微孔板筛选技术最终获得组合突变体M17(A70Q/F162S/K180E)。实验结果显示,M17的dsRNA含量仅为野生型的18%,在筛选体系中达到了0.007 ng/μg的水平。这一结果不仅在体外实验中得到了验证,更在细胞实验中表现出显著的免疫原性降低及蛋白翻译效率的提升。
我们将突变体转录的mRNA导入RAW264.7细胞中后,最优突变体M11产物诱导的干扰素β(IFN-β)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仅为野生型的97%和1293 pg/mL。在HEK293细胞中,突变体mRNA引发的EGFP表达细胞数量显著增加,荧光强度稳定。这表明,减少dsRNA能够有效解除PKR介导的翻译抑制,释放mRNA治疗的潜能。
为深入了解突变体降低dsRNA的机制,我们通过计算机模拟与功能实验揭示,突变体由于降低了RNA依赖的RNA聚合酶(RDRP)活性和末端转移酶活性,导致dsRNA的降低。这一发现为未来进一步优化T7RNAP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。
本研究为T7RNAP的改造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,也为mRNA技术的进展注入了新活力。通过减少dsRNA的形成,提升了mRNA的质量和安全性。依靠此项研究成果,我们成功推出了一款大幅降低dsRNA含量的GMP级别T7RNAP产品(Cat#10629,CleascripT7RNA Polymerase GMP-grade(low dsRNA,250U/μL))。该产品在mRNA疫苗、mRNA药物等领域展示出广泛的应用潜力,有望进一步推动mRNA技术的快速发展,为生物医学领域带来更多可能性。
如果您希望获取文章的全文或申请产品试用,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咨询!这款创新产品由尊龙凯时提供,致力于推动生物医疗领域的持续进步与创新。